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科室导航 > 本部 > 内科系统 > 内分泌代谢科 > 科室动态
发布人:杨璐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1/12/15 浏览次数:
这是很平常的一天,下午14:00到达岗位,然后进行着高压氧治疗前的准备和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的讲解及指导,但今天有所不同。 我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病人,在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治疗前准备的时候,不屑一顾、不感兴趣、离座、舱外来回踱步,在准备关闭舱门时,不愿意配合入座治疗、对待家属和医务人员态度恶劣、愤怒。后来在患者稳压治疗期间,我找到了她的家属。 这是一个“特殊”的患者,为什么讲特殊呢?首先他很幸运,他是一个脑梗塞的患者,经治疗后肢体没有留有任何功能障碍,行动与常人无异,表面看来一切如病前一样美好。但却不知,他也有难“言”之隐。 患者今年50岁不到,家中的顶梁柱,梗塞后虽然没有肢体的障碍,但他的病灶刚好影响到了语言中枢,造成运动性失语使他无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将近一个半月的治疗,家人想尽了一切办法。而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最终在医生和隔壁患者家属的建议下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对疾病愤怒,对治疗失望,对费用担忧,更对接下来的康复焦虑不愿意配合,觉得一切不过是徒劳。 至此,我们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先解决心理,再解决生理!顶着他无数次的冷言冷语,劝慰他:“三个月是脑梗塞康复的黄金时期,治疗时你旁边的那个陈老师,刚治疗时平车躺着进来的,你看人家现在都能扶着走一会儿了吧。配合治疗是一部分,坚持康复锻炼同样重要,不去做怎么知道没有用?高压氧治疗享受国家的政策,不要因为这项治疗花的钱少,你就觉得他没有用。更不用说担心你治疗的时间长,费用总和加起来家庭无法承担。对于所有脑梗塞的患者坐、站、走路、都是从头来过。你已经高于起跑线了,大不了就像咿呀学语的孩子一样,从abcd开始,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不丢人。你就当给自己安排了一项工作任务,保证好你自己也是给家庭减轻了负担。你的家人想尽办法为你找治疗方案,所有人都没有放弃,你觉得你能甘心?” 患者沉默的和家人走开了,我知道不是当事人,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感同身受。我们只能安慰、鼓励、一日复一日的坚持关注,“今天陈老师和袁老师吸氧吸得最好,大家都要学习哦”,“陈老师今天从病房走过来做治疗了呀,袁老师你开始读报纸了吗?”。“袁老师,我觉得你今天说的我都理解了意思也,我们慢慢来”“袁老师最近心态好了很多呀!不那么急躁了,口部操继续做起来,报纸读起来。你老婆都表扬你呢”“来来来,拍个照片,庆祝我们完成了小有成就的3个疗程,这次回去要休息至少10天以后再来,我们继续加油!” 时间停格在夫妻俩僵硬局促的那张照片上,治疗任需继续,我却是心满意足的笑了。我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人们总会因为聚集在一起而爆发更大的力量,作为陪同者或许你只需要倾听!陪伴!和偶尔的言语。其他只待时间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