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7/28 浏览次数:
在很多人眼中,泌尿结石只是“小毛病”,实则不然。如果不及时干预,结石可能悄然损害肾功能,甚至带来不可逆的后果。近年来,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泌尿外科凭借先进的微创技术和专业的诊疗体系,已成为江津区域内泌尿结石防治的“主力军”。科室年均接诊结石患者近3000人,其中超过八成接受微创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仅3到5天,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诊体验。
手术现场
伤口从“20cm”到“0.5cm”
从“小科室”到区域专科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泌尿外科最初仅有10张病床。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床位已扩充至60张,诊疗范围覆盖男性、女性和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在结石治疗领域形成明显优势。
科室紧跟技术前沿,率先淘汰20厘米切口的传统开放手术,全面应用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等微创设备,仅需0.5至1厘米的切口,就能精准“碎石排石”,安全又高效。对于以往必须开刀处理的复杂“鹿角形结石”,科室已实现从传统开放手术向微创技术的全面转型。以经皮肾镜技术为代表,医生通过在腰部建立一个通道直达肾脏内部,在超声或激光的引导下将大块结石逐步震碎,再通过负压吸引系统将其完整清除,整个过程创伤更小、风险更低。“过去处理这种大体积结石往往需要打开肾脏、扩大切口才能‘抠’出石头,不仅容易出血、感染,严重时甚至可能不得不切除整个肾脏。”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泌尿外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通过经皮肾镜等微创方式,大大降低了术中风险,患者恢复也更快。”而在另一边结石诊断方面,科室以B超为首选,结合CT成像、尿检等手段,将结石的检出率成功超过了95%。不同类型的结石,科室将采取保守治疗、体外碎石或微创取石的个体化方案,大幅降低复发与并发症风险。团队在人才建设上也持续优化,积极引进女性医生,专攻小儿与女性泌尿方向,形成覆盖全人群的专业团队。
从“个性饮食失策”到“精准健康科普”
泌尿科宣教在行动
由于川渝地区普遍气候炎热,居民饮食偏好高盐、高嘌呤食物(如火锅、啤酒),同时日常饮水量偏少,这些因素都是泌尿系结石高发的重要诱因。因此,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泌尿外科在日常诊疗工作之外,格外重视健康科普和宣教工作,积极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预防观念。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泌尿外科医生特别提醒,预防结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喝水”——建议成人每天至少摄入约2000–3000毫升水,相当于6瓶普通矿泉水的量。同时,应注意控制盐分摄入,减少动物蛋白摄入,并保持每年定期体检的习惯,以便及早发现和干预相关风险。
针对不同人群,科室也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例如,儿童结石多由代谢异常或饮食不当引起,治疗原则上坚持“能保守不手术、能微创不开放”的方针;而对于孕中期发现梗阻性结石的孕妇,则建议采用安全性较高的输尿管支架置入术,以避免药物或手术对胎儿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从“治石”到“护肾”
持续创新在路上
科室合影
未来,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泌尿外科将继续围绕“微创、精准、便捷”的方向,不断升级诊疗平台,计划设立“泌尿结石专病门诊”,引入术后远程随访系统,为患者提供更持续的健康管理。
“我们治的不是一块石头,而是一个人未来几十年的肾功能和生活质量。”正如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泌尿外科相关负责人所说,泌尿外科将坚持技术为本、服务为先,努力把看似不起眼的小病,变成老百姓“最放心”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