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宣教

【津医讲堂】头晕or眩晕?这条科普告诉你怎么应对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8/11 浏览次数:

头晕或眩晕,是仅次于发热和头痛的第三大症状。

很多宝子们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都只会说自己“头晕”,但在专业的医生眼中,“头晕”和“眩晕”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预防和治疗也完全是两个方向。


今天,小编邀请到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全科医学科的专家做客本期“津医大讲堂”,与大家分享如何科学应对这两种“晕” 。

01先分清“头晕”和“眩晕”

头晕:主要是“头重脚轻”“昏沉感”,像没睡醒或饿过头的感觉,不会有天旋地转,更多是“站不稳、头蒙蒙”的模糊不适。


眩晕:核心是“运动错觉”,感觉自身或周围东西在旋转、晃动、倾斜(比如觉得天花板在转、自己要摔倒),常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不敢睁眼,发作时多无法站立或行走。

02常见原因有哪些?

(一)头晕的常见原因

1.良性原因(多数情况):体位性低血压:突然起身时血压骤降,几秒内缓解,老年人、长期卧床者常见。睡眠不足/疲劳:大脑缺氧缺血,休息后可改善。情绪紧张:焦虑时血管收缩,引发头晕。低血糖:饥饿时血糖过低,伴心慌、手抖,进食后缓解。贫血:血红蛋白不足,携氧能力下降,常伴面色苍白、乏力。

2.需要警惕的危险信号:持续头晕伴血压骤升/骤降(可能是心血管问题)。头晕同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提示心脏或肺部异常)。长期慢性头晕,逐渐加重,伴体重下降、发热(需排查全身疾病)。

(二)眩晕的常见原因

1.良性原因(最常见):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转头、翻身时突然眩晕,持续数秒到1分钟,不动时缓解,复位治疗效果显著。前庭神经炎:常感冒后出现,持续天旋地转(数小时到数天),伴恶心呕吐,无听力问题,多可自愈。

梅尼埃病:反复发作的眩晕(持续20分钟到数小时),伴耳鸣、耳闷、听力下降,可能与内耳积水有关。

晕车船:因运动时内耳平衡器官受刺激,下车后逐渐缓解。


2.需要警惕的危险信号:突然剧烈眩晕,伴头痛、呕吐、肢体麻木无力(可能是中风,尤其是后循环中风)。眩晕时看东西重影、说话含糊、走路不稳(提示脑部病变,如脑干或小脑问题)。
眩晕伴单侧听力骤降、耳痛(可能是内耳炎症或血管问题)。头部外伤后出现的眩晕(需排查颅内损伤)。

03出现头晕或眩晕该怎么办?

(一)立即处理:停下所有动作,缓慢坐下或躺下(避免突然变动体位),防止摔倒。若有恶心,可侧卧,避免呕吐物呛咳。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减少刺激。

(二)针对性应对:若怀疑耳石症(转头时短暂眩晕):可尝试缓慢复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加重)。若怀疑低血糖(饿时头晕、心慌):及时吃点甜食或喝糖水,观察是否缓解。若怀疑体位性低血压:起身时放慢速度(“三步起身”:先坐起,停顿几秒,再站起)。


(三)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1.出现上述“危险信号”中的任何一种。2.症状持续超过1天未缓解,或频繁发作(1周内多次)。3.自行处理后无改善,或影响正常生活(如无法走路、进食)。

(四)就医检查建议:头晕:可查血压、血糖、血常规(排查贫血)、心电图等。眩晕:建议先到耳鼻喉科(排查内耳问题)或神经内科(排查脑部问题),可能需要做听力测试、前庭功能检查、头颅CT或磁共振(MRI)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