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9/5 浏览次数:
每年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为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提高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科学认识,共同营造关心关爱痴呆老年人的良好氛围,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神经内科将开展系列活动。欢迎有兴趣的市民关注了解。
一、健康义诊及疾病防治宣教
活动时间:9月21日9:00-11:00
活动地点:江津区中心医院本部(新区)门诊大厅1楼
活动内容:阿尔茨海默病的健康咨询、特病政策及办理流程解读等
二、阿尔茨海默病特病代办
活动时间:长期有效
代办地点:神经内科住院病区(医院本部住院部内科楼5楼护士站)
咨询电话:47530821
三、联动社区养老机构送福利
活动时间:2025年9月下旬
活动地点:部分社区养老机构
活动内容:指导老年人用药安全、日常护理、长护险申请等。
知识链接: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逐渐侵蚀患者记忆和认知能力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损害老年人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和非认知性神经精神症状,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
1. 核心症状
认知功能障碍:是最主要症状,呈进行性加重。
早期:记忆力减退(尤其近事记忆,如刚做过的事、刚说过的话很快忘记)、注意力不集中、执行能力下降(如无法规划购物、做饭)。
中期:记忆力进一步衰退(远期记忆也受影响,如忘记家人名字、自己的生日)、语言障碍(说话不连贯、找不到合适词汇)、视空间障碍(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分不清东南西北)。
晚期:完全丧失记忆,无法与人交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如无法穿衣、进食、大小便失禁)。
非认知性症状:常伴随认知障碍出现。
精神症状:幻觉(如看到不存在的人或物)、妄想(如怀疑家人偷自己东西)、焦虑、抑郁。
行为异常:重复动作(如反复开门关门)、夜间游荡、攻击行为。
2.病因
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公认与大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有关,这两种病变会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大脑萎缩。
3.诊断
诊断:无单一“确诊检查”,需结合病史、认知功能评估(如MMSE、MoCA等量表)、血液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观察大脑是否萎缩,尤其海马体——记忆相关脑区)。
4.治疗
目前无法治愈,治疗目标是“延缓症状进展、改善生活质量”。治疗原则包括尽早诊断、及时治疗、终身管理。常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家属陪伴与护理(防止患者走失、跌倒)、认知训练(如玩拼图、记日记)、规律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社交活动(如参加老年社团)。
5.预防
定期健康检查: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带父母去专业的记忆门诊进行认知功能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学习新技能:鼓励老年人学习书法、绘画或简单的手工艺,这些活动能有效刺激大脑,延缓认知衰退。
健康饮食:为父母准备富含Omega-3脂肪酸、维生素E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和绿叶蔬菜,这些营养素对大脑健康有益。
社交互动:多陪父母参加社区活动或与老朋友聚会,社交活动能显著改善情绪,减少孤独感,对大脑健康大有裨益。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作文提醒广大市民,“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如出现记忆衰退或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应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断。
我院目前已开设“记忆门诊”,可为有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诊疗服务。
门诊地址:医院本部门诊大厅二楼C区
咨询电话:023-475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