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9/17 浏览次数:
我们的心脏常常被比喻为一个每天都在辛勤工作的“水泵”,将血液泵出至全身的各个角落,而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从而使“泵”功能衰退,让人感到“力不从心”。
对于心衰患者而言,药物治疗是基石,如我们熟知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等,它们能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虽然经过最佳药物治疗,但症状仍然严重或心脏功能持续恶化,一些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就给这些患者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和希望。
今天,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心血管内科就带大家一起认识当前几种治疗心衰的“黑科技”。
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装置:心脏收缩的“同步开关”
它是什么?
CRT旨在优化泵血效率,治“乱”。正常的心脏收缩协调有序,像一个训练有素的乐队。但部分心衰患者的心脏,左右心室的收缩不同步,大大降低了泵血效率。CRT,也就是传说中的“三腔起搏器”,通过它可以恢复左右心室同步收缩,让心脏的“步伐”重新一致。
适应症(适合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尽管接受了最佳药物治疗(至少3月),仍持续存在中度至重度心衰症状(NYHA心功能II-IV级);
心功能严重下降的心衰患者:经心脏彩超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35%;
存在心脏左右收缩不同步: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显著增宽,通常≥150ms,根据患者情况,可适当放宽至120-149ms。
优势:有效缓解心衰症状,并可帮助改善心脏结构。
二、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一名忠实的“心脏保镖”
它是什么?
ICD 旨在预防猝死,治“险”。严重心衰患者是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的高危人群,这些心律失常可在顷刻间导致猝死。ICD也是一种特殊的“起搏器”,它就像一个埋藏在胸壁下的“保镖”,每时每刻监测心率,一旦发现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它会立即采取措施,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适应症(适合谁?):
主要用于心源性猝死的一级预防(即从未发生过但风险极高的人群);
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心衰,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植入时机;
尽管接受了最佳药物治疗(至少3月),仍持续存在中度至重度心衰症状(NYHA心功能II-IV级);
心功能严重下降的心衰患者:经心脏彩超评估LVEF≤35%(LVEF≤30%的患者即使NYHA心功能I级也推荐植入);
预期生存期超过1年。
也用于二级预防(即曾发生过心脏骤停或恶性心律失常的幸存者):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已恢复,不存在可逆性原因、预期生存期>1年且功能状态良好的患者。
优势: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保护,是预防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已有电子器械兼具CRT和ICD功能,称为CRT-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既能协调收缩,又能预防猝死,实现“双管齐下”。
三、心脏收缩调节器(CCM):心肌的“私人健身房”
它是什么?
CCM 旨在增强心肌力量,治“弱”。它是一种相对新颖的器械疗法,它的工作原理也较为独特。我们的心肌细胞在一次电兴奋后会进入一个短暂瞬间,外界任何的电刺激都无法激活,CCM就在这个时候发送一种特殊的电脉冲,“锻炼”心肌细胞,既不会引发心脏跳动,又能增强它的收缩力。
适应症(适合谁?):
尽管接受了最佳药物治疗,仍持续有心衰症状(NYHA心功能III级);
心功能严重下降的心衰患者:经心脏彩超评估LVEF在25%至45%之间;
心脏收缩较为同步的患者:心电图为窄QRS波;
不适合植入CRT,但需要改善活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的病人。
优势:为那些不符合CRT植入条件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选项。
四、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一个强大的“人工心脏”
它是什么?
LVAD 旨在替代心脏工作,治“衰”。它是慢性终末期心衰患者“终极武器”,它通过“机械泵”部分或完全替代心室的功能,将血液从心室泵入主动脉,供应全身。由于LVAD设计、技术不断改进,终末期心衰患者置人LVAD后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
适应症(适合谁?):
“桥接”治疗: 作为药物和器械治疗无效的终末期心衰患者在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维持患者生命;
“终点”治疗: 对于不适合心脏移植的患者,可作为永久性的治疗手段,长期维持生命。
优势:为无法等到心脏供体的患者提供了生存机会,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症状。
心力衰竭的治疗早已进入“药物+器械”的个体化综合管理时代。器械治疗并非要取代药物,而是强有力的补充。
目前,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已经开展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两种技术,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受心衰困扰,即使在规范服药后症状仍控制不佳,请不要失去信心,可前往我院心血管内科寻求专家的帮助,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器械治疗,或许就能打开一扇新的希望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