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10/11 浏览次数:
今年的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在此期间,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心血管内科在门诊大厅2楼举办了以“健康体重,理想血压”为主题的高血压义诊活动,通过义诊、健康咨询、科普宣教等方式,普及健康生活理念,让市民朋友对高血压有了更加科学和全面的认识。
义诊现场
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几十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成人患病率达到31.6%,患病人数估计为2.45亿,其中男性(36.8%)高于女性(26.3%)。不仅如此,研究显示有43.1%的人群血压处于正常高值,估计人数达4.35亿。值得警惕的是,高血压年轻化趋势日益显著,提升全民血压防控能力刻不容缓。
心血管内科专家为群众测量血压
近2年全国高血压日的主题都为“健康体重,理想血压”,精准地指出了体重管理在血压控制中的重要地位。为什么肥胖和超重会成为高血压的“隐形推手”?肥胖和血压到底有什么关联?看看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高血压专病门诊的专家怎么说。
解开“体重”与“血压”的紧密纽带
血容量增加:体重越重,就需要更多的血液来为多余的组织供氧。这意味着心脏每次跳动需要泵出更多的血液,血管壁所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同时为了驱动更多的血液,心脏必须更“费力”地工作,长期如此,心肌会变得肥厚,心脏功能可能受损。
交感神经兴奋:肥胖常常伴随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跃,这会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直接导致血压上升。
胰岛素抵抗: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容易导致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为了补偿,身体会分泌更多胰岛素,而高胰岛素水平会促进肾脏对钠(盐)的重吸收,引起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
激素紊乱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脂肪组织,尤其是内脏脂肪,本身就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它会分泌多种导致炎症和血管收缩的物质,影响血压调节。同时还可以激活RAAS,进而就会使血管收缩、让肾脏留住更多的水和盐分,导致血压升高。
除上述的机制以外,超重和肥胖患者还通过机械性压迫、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方式,进一步促进血压的升高。
迈向“理想血压”的实践之路
对于超重和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哪怕只是减掉现有体重的5%-10%,就能对血压产生极为显著的降低效果。而我们该如何进行科学减重,心血管内科专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管住嘴”: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禽、豆制品),严格控制高糖饮料、油炸食品和加工零食的摄入。
“迈开腿”: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5次)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直接辅助降低血压、增强心血管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抗阻力量练习及等距握力训练。
“睡好觉”:长期睡眠不足和慢性压力也会促进肥胖的发生。保证每晚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通过冥想、兴趣爱好等方式管理压力,同样至关重要。
“勤监测”:没有症状不代表血压控制良好,建议家庭自备臂式血压计,定期监测并记录血压变化,这不仅是评估疗效的依据,也是及时发现问题的预警。
此次“健康体重,理想血压”的义诊活动,是我院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服务百姓健康的具体行动。我们坚信,通过持续的科普教育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提升全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脑血管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便 民 信 息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高血压专病门诊
时 间:每周三全天(节日除外)
地 点:门诊3楼专家门诊区心血管内科门诊
诊疗范围:(1)确高血压诊断;(2)高血压病因筛查:筛查病因区分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排查肾性、内分泌性、血管性等继发原因);(3)高血压的全面风险评估与并发症评估;(4)复杂及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等。
开展技术:目前该门诊已开展肾上腺采血术、肾上腺动脉栓塞术、肾动脉狭窄介入术、经肾动脉去肾交感术(RDN)等高血压诊疗微创介入技术,有需要的患者可前往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