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津医动态】急性心梗患者数量增长,专家提醒:节假日期间切勿彻底“放飞自我”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10/16 浏览次数: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团聚与休闲的欢乐中,重庆大学附属医院胸痛中心的医护人员却经历了一场又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心脏保卫战”。在为期8天的假期中,我院心血管内科共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例,完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12台,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较平日有所增长。


这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年龄跨度从30多岁到90多岁,得益于胸痛中心24小时绿色通道,患者从首诊、转诊、入院到进入导管室接受手术,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最大化提速,最短时间仅为44分钟。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猝死的最危重疾病之一,抢救的黄金时间以分钟计算。对于这些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严治涛博士表示,医院胸痛中心团队在节假日时刻保持在线状态,确保患者能在90分钟的黄金时间窗内得到最有效的介入治疗。为何节假日成为急性心梗的高发期?严治涛博士分析,除基础性疾病外,假期不健康的饮食和突然改变的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1.高脂高盐饮食“暴击”

血管少不了大鱼大肉、煎炸食品。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脂急剧升高,极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2.饮酒过度增加心脏负担

酒精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有潜在冠心病的人来说,大量饮酒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

3.作息紊乱,情绪激动

长假期间,走亲访友、长途旅行、熬夜娱乐等活动打破了日常作息规律,导致身体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或兴奋,这些都让心脏“压力山大”。

4.忽视症状,延误就医

部分患者在假期初期已出现胸部不适等预警信号,但常因“不想破坏节日气氛”而强忍,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专 家 提 醒

严治涛博士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已确诊冠心病或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人群,节假日切忌“放飞自我”,务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荤素搭配,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禽肉),减少肥肉、动物内脏的摄入。

限盐控油,七分饱足:烹饪方式多选蒸、煮、凉拌,避免过于油腻。吃到七分饱即可,减轻身体负担。

严格限酒,最好不喝:不劝酒、不拼酒,以水代酒,情谊更浓。

规律作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活动,保持心态平和。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