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11/19 浏览次数:
阳气不足怎么办?冬天畏寒怕冷,反复感冒怎么办?有没有不扎针不喝药的调理方法?今天,小编邀请到中国老年医学共病精准诊疗分会委员、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中医科主任廖强做客本期《津医大讲堂》,为大家唠一唠怎样通过中医理疗来唤醒身体里“沉睡的阳气”。

督脉,被誉为“人体阳气之海”,纵贯背部正中,连接全身经络脏腑,是调节人体阳气、维系气血运行的核心枢纽。中医认为,多数慢性病症如颈肩腰腿痛、畏寒乏力、免疫力低下等,根源多为“阳气不足、经络瘀阻、气血不畅”。
在当前中医养生调理的热潮中,督灸凭借其独特的疗效,成为越来越多受慢性疼痛、体质虚弱等困扰患者的首选。
什么是督灸?
督灸源自中医经典疗法,又称之为“长蛇灸”、“铺灸”、“火龙灸”,属“大灸”之法。其融合药力、热力、穴位刺激三重功效,面积广、艾炷大、火力足、温通力强、收效快、适应症广泛,素有“灸中之皇”的美誉。

该法以督脉为核心,通过在督脉的脊柱段施以“隔药灸”,借助艾草的温热之性与药物的调理之力,直接对病灶以火攻之,具有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的功效。
督灸的特点
不同于普通艾灸的局部调理,督灸采用大面积铺灸的方式,将特制艾绒与中药粉末均匀铺于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区域,点燃后持续释放温热能量,穿透肌肤深层,不仅能快速驱散经络中的寒气瘀滞,唤醒沉睡的阳气,更能疏通全身气血,改善脏腑功能,从根源上调理身体失衡的状态。无论是长期伏案导致的颈肩僵硬、中老年人群的腰背酸痛,还是体质虚寒引发的畏寒怕冷、反复感冒,都能通过督灸得到精准调理。
相较于传统治疗方式,督灸采用纯外治手法,无需口服药物,避免肝肾代谢负担,适合老人、体质虚弱等各类人群;温热渗透力强,调理范围广,既能针对性缓解局部疼痛,又能全面提升体质;操作过程舒适惬意,艾绒燃烧的淡淡香气伴着持续的温热感,让人在放松中完成调理,无强烈刺激与不适感。

督灸的适应群体
内科疾病:肾阳虚、气血瘀滞、温寒病症、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低下、亚健康、病毒性感冒反复发作、哮喘、慢性胃肠炎、便秘等。
骨关节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疲劳综合征、颈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落枕、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及脊柱相关性疾病等。
泌尿系统疾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尿频、排尿不畅、肾虚等疾病。
妇产科疾病:宫寒、痛经、产后腹部疼痛、月子病、恶露不尽等。

督灸的注意事项
1.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高热、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进行督灸。
2.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生理期妇女不宜进行督灸。
3.局部皮肤破损、感染者、孕妇及过敏者不宜进行督灸。4.灸前、灸完喝300~500ML温水,切忌喝冷水或冰水;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时内不洗澡。
5.灸后注意保暖,不要受风受寒。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中医科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科室以传承千年的中医理论为根基,结合现代临床经验,为每一位患者定制个性化督灸方案。
术前:精准辨证,根据患者体质与病症类型调整药物配比、铺灸范围及时长;
术中:专业操作,医护人员全程守护,精准把控温度,确保治疗安全;
术后:细致指导,结合饮食、作息、保暖等注意事项给出专业建议。
专 家 简 介

廖强,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中医科主任、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担任中国老年医学共病精准诊疗分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委会委员、重庆市综合医院中医工作委员会委员等多个学术职务,擅长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治疗老年病、慢性病。
联系地址:东门院区6楼中医科
咨询电话:023-47538621